2024年国家级非遗资金扶持项目“苏椠匠心 水印桃坞”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展学术讲座及交流活动


       苏州自古以来都是富庶的江南名郡,唐宋以后,商业繁荣,人才荟萃,也是吴派绘画的中心。古老的雕版印刷术,千年来浩如烟海的苏州刻书,为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孕育、产生和发展创造了一系列的条件。明末清初,苏州年画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因工坊曾集中在古城桃花坞一带而得名,后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并称“南桃北杨”。2006年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苏州版画图像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清中期以前的苏州版画大多收藏于海外知名博物馆,融合了铜版画、科学透视法等因素,在17-18世纪起到重要的文化输出作用,对西方主流艺术史和日本眼镜绘、浮世绘等均产生了直接影响。


       本周六(12月7日)下午,苏州版画院精心策划了“苏椠匠心 水印桃坞”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展学术讲座及交流活动,特别邀请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博士后高登科博士担任主讲嘉宾。他将以蔡卫源版《岁朝图•梅雪争春》和桃坞主人版《岁朝图》为切入点,为大家带来一场题为《18世纪中国传统节日建构与图像国际传播——元宵节:<四妃图>中的后妃制度与天象象征》的学术讲座。


       岁朝图、四妃图一般统称为岁朝图,不仅是清代苏州版画中的代表题材,还对清代王朝正朔的建构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本场讲座中,我们将由“四妃”“四星”等核心元素,去厘清元旦、元宵与王朝正朔之间的关联,分析岁朝图中隐含的节俗信息与皇权制度,由“年画”概念的形成和乾隆帝的推行,去剖析传统节日对王朝历法演变的助推作用,以及苏州版画对欧洲洛可可艺术的影响。


       期望在这场讲座活动中,大家能够对木版年画这一传统艺术形式有更新更全的认识,油然而生出对本土文化更深层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现招募40名观众免费参与,报名方式详见下文。


活动信息

2024年国家级非遗资金扶持项目

“苏椠匠心 水印桃坞”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展学术讲座及交流活动

活动主题:

18世纪中国传统节日建构与图像国际传播

元宵节:《四妃图》中的后妃制度与天象象征

主讲嘉宾:高登科(博士/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博士后/清华艺科院美育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时间:2024年12月7日(周六)14:00-16:00

地点: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正道书院(苏州市人民路2075号)

招募人数:40名

报名方式:活动将在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智慧平台预约,系统面向全社会招募现场观众。可提前注册登录报名入口,添加个人信息及常用出行人信息,做好预约前准备工作。


主讲人简介



高登科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博士后,清华艺科院美育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主要研究中国艺术史、艺术与科学、美育理论与实践。著有《天运四时:清代苏州版画的文化图式与皇权象征》《分身:元宇宙艺术的打开方式》等,于《美术》《装饰》《美术观察》《美术大观》《艺术探索》《艺术工作》等杂志发表论文多篇。


友情提示

活动场地有限,本次活动共招募40名观众,一个预约账号限预约一个名额。

活动开始前15分钟,报名成功的观众可凭预约信息签到入场。

若报名者不能及时参加活动,须提前在预约系统取消活动预约。若连续3次报名成功却未参加活动,该用户本年度将不能再报名馆内活动。


© 2014 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
苏ICP备12000510号
开放时间
点击查看
中心地址
苏州人民路2075号
联系电话
0512-67280798
Responsive image
Responsive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