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但替河山添彩色——吴作人《黄河三门峡》研究展”正式对外开展,这是继2017年吴作人艺术馆推出“但替河山添彩色——吴作人、萧淑芳《佛子岭水库》研究展”之后,对吴作人先生艺术实践与成就研究新成果的展示,彼此形成了有一定内在联系的系列展览。
《黄河三门峡》和《佛子岭水库》一样,都是吴作人先生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的油画作品,都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成就。我们看到,吴作人先生一生中大量优秀的油画代表性作品都形成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方面是因为吴作人先生当时正值创作精力丰沛的盛年时期,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因素是吴作人先生自觉践行其“艺为人生”艺术价值观的艺术创作成果。在上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早期的10余年间,为了反映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祖国人民新的精神风貌,吴作人先生和许多老一辈艺术家一样一头扎入基层,深入工农兵,到祖国各地区考察写生:1952年,赴甘肃永靖炳灵寺石窟考察;1953年,赴甘肃麦积山石窟考察;1954年,赴安徽佛子岭水库等地写生;1955年,赴内蒙古、河南黄河三门峡水利工地考察、写生;1956年,赴旅顺、大连写生;1957年,赴青海写生;1960年,为人民大会堂宁夏厅作画赴宁夏写生;1961年随中国美术家协会组织的“东北旅行写生团”赴东北写生;1962年,赴苏州、无锡等地写生……其中分别于1955年和1959年两次赴河南黄河三门峡水利工地考察写生,可见吴作人先生对黄河三门峡这一创作题材之重视。他不仅做了大量的写生速写,回京后还创作了多幅油画作品,其中两幅油画代表作品和四幅速写作品现收藏于中国美术馆。在以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为主题的艺术创作中,吴作人先生曾有一个“黄河三部曲”的宏大创作计划,可惜他在完成了其中的之一、之二以后,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将之三创作完成。但这无碍于吴作人艺术成就在现当代中国美术史上的历史地位和影响;无碍于我们深刻了解吴作人对祖国母亲的拳拳之心;无碍于我们深入感受吴作人先生以绘画艺术为新时代立言的殷殷之情。
吴作人先生说:艺术要反映生活,反映环境,反映一个时代,反映一个民族。艺术创作要准确把握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倡导“艺为人生”的艺术价值观。他的艺术作品从来都是对现实生活用心关照的成果和结晶,为新中国美术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吴作人先生的艺术成就和艺术思想,对面临全球化语境下的新时代中国美术如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提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如何把握好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从艺术的高原迈向艺术的高峰,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时代意义。
谨以此展向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献礼!
黄河三门峡·中流砥柱 油画 40×53 1955-1956年
吴作人作 三门峡大坝工地一角 人定胜天(稿之二) 木板 油画 53×40 195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