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泽深且长——章钰亲友与名人馆往来小记

正在进行的“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第五届中华名人名篇网络诵读大赛”中,有一位来自大洋彼岸的复赛选手。她是刘学丽,今年61岁,是近代藏书家、校勘学家、苏州现代教育开创者章钰的曾外孙女。


章斐诵读《百字谣•咏破砚》


“磨穿底墨海”砚台(藏于苏州博物馆)


章钰育有四子二女,后辈们早已开枝散叶,家传文风绵绵不断,人才辈出。长子章元善是全国政协委员,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是中国民主建国会发起人之一。他与受教于章钰的叶圣陶、顾颉刚、俞平伯、王伯祥四人被尊为“姑苏五老”。98岁高龄的章斐是章元善的小女儿,毕业于浙江大学,一辈子从事教育工作。她对女儿刘学丽参加的诵读大赛很感兴趣,录制了朗诵祖父章钰词作《百字谣·咏破砚》的视频。词作所咏的这方砚台乃章钰生前所用。如照片所见,砚底已穿一孔,正是章钰皓首穷经、“日写蝇头万余”的见证。母女二人告诉我们,章钰留下一百余首词作,她们在吟诵中走进先祖的精神世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刘学丽诵读《百字谣•咏破砚》


“姑苏五老”:左起,前排顾颉刚、王伯祥;后排叶圣陶、章元善、俞平伯


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学家章熊乃章钰次子章元美之子。章熊生于苏州,自幼受叶圣陶、俞平伯等长辈浸染熏陶。叶圣陶对章熊的语文教育事业影响很大,曾亲手为他修改《语言和思维的训练》。2019年章熊故世后,他的亲友和学生怀揣敬意与追思,将他生前的口述历史及多年教学经验汇集成书。今年4月,章熊之子章佐向苏州市名人馆寄赠《章熊老师纪念文集》和《章熊口述——记下我的足迹,以俟来者》。书中有许多章熊亲述的幼年经历与生活回忆,记录了祖父章钰的诸多趣事:尽管旅居京津多年,始终吴音不改,甚至与人沟通都有些困难;不论晴雨,每日晨起必要“喝”一方炖得皮糯肉烂的苏式酱汁肉。书中还有一张珍贵老照片,据章佐介绍,“照片应摄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是父亲出生时,祖孙二人的合影。”这两本书为我们进一步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章钰提供了莫大帮助。


章钰怀抱章熊(图片出自《章熊老师纪念文集》)


章熊先生的书中还描述了章钰革故鼎新,创办苏州现代教育的点点滴滴,“那时候祖母、姑祖母和邻居的妇女们每天都忙着缝制‘操衣’,稚气的学生们身着统一的操衣唱歌、出操,成为新旧交替时期苏州教育系统内一道独特的风景。”


近年来,章钰后人多次回苏追寻先人印迹。2017年,章钰孙辈章瑛夫妇、曾孙辈章兆真、刘学惠、刘学兰等一行相聚苏州市名人馆。景行维贤,承志励后,是名人馆与名人亲友共同的心愿。


© 2014 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
苏ICP备12000510号
开放时间
点击查看
中心地址
苏州人民路2075号
联系电话
0512-67280798
Responsive image
Responsive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