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名人·接福气”作为苏州市名人馆寒假期间推出的未成年人体验课程,通过讲故事,做游戏,让广大青少年在场馆内深度体验吴地年俗的丰富多彩。
寒假伊始,名人馆已经陆续举办了四场“说名人·接福气”体验活动,吸引了百余位小朋友前来参加。虽然近期一直阴雨绵绵,但丝毫没有减弱大家的参与热情,除了在成长苏州·未成年人社会实践网站预约成功的学生,名人馆还为苏州市实小、沧浪新城第三实验小学的同学们增设了专场,让更多同学有机会在活动中感受名人文化。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在先秦至宋元厅,志愿者老师正在为同学们讲述老苏州的过年习俗——祭灶。南宋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生动描述了这一传统习俗。说到祭灶,我们还特别准备了颜文樑先生的画作《厨房》,在志愿者老师的引导下,一起重温江南旧式厨房的生活场景。
志愿者老师讲述范成大《祭灶词》
同学们欣赏颜文樑画作《厨房》
除了祭灶,过年老苏州们还要掸檐尘、采办年货、贴春联等。在明代厅,同学们正在认真聆听才子祝枝山巧写春联的故事。听完故事,大家一起踊跃参与“上联接下联”的互动小游戏,现场一片欢乐祥和。
志愿者老师为同学们讲述祝枝山巧写春联的故事
同学们参与“上联接下联”互动
过年当然少不了美食啦。苏州近代作家包天笑在《衣食住行的百年变迁》中,记录了苏州过年的传统食俗。在民国厅,同学们分组开展“你划我猜”小游戏,通过肢体动作、语言描述,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苏州人年夜饭的必备美食和诸多讲究。
志愿者老师讲述包天笑的故事
同学们分组开展“你划我猜”小游戏
同学们还化身小侦探,在各个展厅探寻装有名人福字的福袋,了解贴福字的传统习俗,亲笔临摹名人福字。捧着自己亲手写的福字,满载名人馆暖心准备的新年小礼物,同学们收获满满!
同学们拆开福袋
同学们临摹名人福字